星期日, 11月 26, 2006

《你的桶子有多滿?》(How Full isYour Bucket?)

由克里夫頓及雷斯祖孫二人合寫的《你的桶子有多滿?》(How Full isYour Bucket?)一書,以簡單的筆法和清晰的文字,詮釋克里夫頓畢生的研究成果—正面心理學,他發現很多心理學的著作都在研究人的錯處,鮮少去研究他們做對的事。

舉例來說,請注意下列的三題數學演算式:

1.(1+5)×(3+4)=42
2.(3+4)×(2+1)=21
3.(6+2)×(4+2)=78

請問這三個數學題代表什麼意思?
大多數人會指出第三題錯了,應該是48而不是78。

人的通性是會在日常生活當中,挑別人的錯,三題算術的演算有二題是對的,卻鮮少有人會說第一題和第二題是對的,而只說第三題是錯的。

克里夫頓1990年開始提倡正面心理學,已被美國心理學會認可,並且被尊為正面心理學之父。

《你的桶子有多滿?》這本書做了一個簡單的比喻: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桶子,桶內的水隨著你與別人互動的狀況而有高低之分,當水桶滿的時候,你感到很棒;空的時候,你感到沮喪。
除了水桶之外,每個桶也有一把舀水的勺子,當我們與別人對話時,講些能讓對方愉悅的話,不但自己的桶子多了一勺水,別人也多了一勺水;反之,當我說些讓對方產生負面情感的話,便會從自己桶子,也從對方的桶子舀出一勺水。

桶內水多的時候,會覺得振奮而樂觀;水少時,會覺得沮喪而悲觀。因此,加水或減水取決於我們與別人互動時的正面或負面,當水多的時候,我們與對方的關係融合,生產力提升,身體健康而感到快樂。

問題是大多數人,都以負面角度與他人互動,而且,我們天生只看負面,所以有下列狀況產生:

●員工離職的首要原因是他沒受到重視與肯定。
●全美勞動力中,因為對工作不投入,每年損失3,000億美元左右。
●研究發現負面心態的員工,對客人講話時,會把客戶嚇跑。
●65%的美國人在工作崗位上未曾得到上司的肯定。
●十位員工中,有九位員工說,與正面積極的人工作,生產力會提高。
●一次負面互動,需要五次正面互動,才能補回來。
●增加正面的情緒,可以延長壽命十年。

正面情緒有如此大的力量,那麼如何使水桶內的水增加呢?該書提出五大策略。

一、防止水桶漏水:一旦有負面的批評,馬上以正面的言語補強。
二、把做對的事宣揚出來:重心放在做對的地方,發揮優點比改正缺點來得容易。
三、結交好朋友。
四、經常給人意外驚喜。
五、己所欲,施於人。
(作者是哈佛企管顧問董事長,本文與「管理精華錄」同步刊登,http//master.chinamgt.com )

星期二, 11月 14, 2006

幸運的配方 | The Luck Factor -Change your luck-and change your life



內容

為什麼幸運的總是別人,只是因為他們比較努力、天賦異稟或聰明過人?實際的情形是:他們只是在恰當的時機出現在恰當的位置,然後就比別人更容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

韋斯曼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集結了上千名異常幸運與不幸的人,花費數年的時間探討這兩組人思考及行為上的差異,結果顯示我們應該以全新的角度來詮釋幸運。
四個簡單的心理學原則,就能理出幸運的脈絡:
幸運者的人格特色幫助他們製造機運,並在好運來臨時採取行動;
幸運者樂意聽從直覺,做出正確的決定;
幸運者對未來的期望,足以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讓他們美夢成真;
最後,幸運者不折不撓的態度和行為,有助於逢凶化吉。

從這一天開始,幸運不再是這麼遙不可及。幸運需要練習,
只是你得從頭做起,人並非天生好運或天生歹命,透過這套經過科學驗證的方式,可以瞭解、改善並提升你的運氣。
帶領你以革命性的方式去瞭解原來這麼簡單易懂的幸運學。
改變你的運氣,自然能夠改變你的人生。

無論是瘟疫流行的時節,或是景氣高揚的時代,總有人幸運,有人不幸。為什麼?
幸運彷彿是神祕的,是上天的賜予,也是不公平的。但「運氣」其實是一種心境,一種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掌握四個簡單的原則,透過練習,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動,你也能創造出好的機運,扭轉乾坤,起死回生,轉虧為盈,化悲為喜,讓當頭鴻運造就終身幸福。


作者簡介

Dr. Richard Wiseman(李察‧韋斯曼 博士)
韋斯曼博士早期以職業魔術師之姿嶄露頭角,獲獎無數,是倫敦魔術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韋斯曼博士具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學士與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並獲頒知名的劍橋三一學院Perrott-Warrick獎學金,目前為賀福郡大學心理學系旗下研究單位負責人。
許多世界級頂尖科學期刊皆報導韋斯曼博士的研究,而他也參與無數英國及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
韋斯曼博士接受過數百個廣播與電視節目專訪,《時代雜誌》、《每日電訊報》及《衛報》都曾以專題報導介紹他的研究內容。而他所進行,以數千人為對象的大規模研究,其中有很多是與《每日電訊報》及英國國家電視台科學節目《明日世界》共同合作。另有著作《幸運的配方》(大塊文化)。

-除了超能力,還有什麼可以解釋幸運與不幸者之間的差別......
-第一部 初步研究
-第二部 運氣的四大要......

星期一, 10月 23, 2006

Marva Collins' Way





Marva Collin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Marva N. Collins, b. Birmingham, Alabama is an educator who in 1975 started Westside Preparatory School in Garfield Park, an impoverished neighborhood of Chicago, Illinois. She is famous for applying classical education successfully with impoverished students, many of whom had been labelled as 'learning-disabled' by public schools. She has written a number of manuals, books and motivational tracts describing her history and methods, and currently (2006) has a web site and public speaking service. She was most widely publicized in the 1981 biographical TV movie The Marva Collins Story starring Cicely Tyson and Morgan Freeman.
She graduated from Clark College in Atlanta, Georgia known today as Clark Atlanta University, and then taught school for two years in Alabama, then moved to Chicago, where she taught in public schools for fourteen years. In 1975 she started Westside Preparatory, which became an educational and commercial success. In 1996 she began supervising three Chicago public schools that had been placed on probation. In 2004 she received a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among many awards for her teaching and efforts at school reform.

ISBN: 0874775728
ISBN-13: 9780874775723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離開微軟,教育兒童,改變世界







作者介紹
約翰.伍德(John Wood)
前微軟中國事業開發部門負責人, 1999 年一趟令人難以忘懷的喜馬拉雅山地尼泊爾之旅,那一刻,他正好站在世界與事業的高峰。之後,在 35 歲那一年,他決定離開微軟毅然放棄在微軟的大好前程投入另一項事業與理想。John Wood 離開微軟,就是為幫助偏遠地區兒童,能夠有書可讀,因而成立 「讀書屋」(Room to Read) 非營利機構,六年內在柬埔寨、印度、越南及 尼泊爾等地,陸續創辦了 140 間學校及 2,300 圖書館,捐贈逾一百二十萬本書、提供了 1,750 筆獎學金,堪稱:亞洲兒童的長腿叔叔(Daddy Long Legs)。

伍德(融合深思熟慮的熱情改革鬥士精神與強盛企圖心的執行長)與Room to Read基金會的目標是,2020年時,開辦20,000間圖書館,服務地區遍及至非洲、南美洲,甚至是全世界。該基金會於2006年展開非洲地區在衣索匹亞、南非與辛巴威的工作。一趟尼泊爾之旅,徹底改變或是說翻轉了作者的人生。原本只是從某次業務簡報中看到尼泊爾的旅遊介紹,變成想從忙碌工作中抽離的休假旅點,結果,山中旅店的一場意外邀約,最後讓作者放棄在微軟的大好前程,成為全心投入為亞洲第三世界國家兒童提供教育機會Room to Read基金會的創辦人。

本書以紀事的方式,細述作者如何從微軟在中國第二把交椅的身份,成為矢志進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非營利、社會慈善世界工作者。作者希望讓全世界關注開發中國家嚴重的文盲問題,並廣召各界支持,齊力提供協助。目前,亞東與太平洋地區有超過4000萬名兒童,西南亞地區則有3000萬名兒童失學。作者榮獲為2004年《亞洲時代雜誌》(Times Asia)亞洲英雄獎(Asia’s Heroes),Room to Read基金會也榮登美國財經雜誌《快速企業》(Fast Company)2004年20大「社會資本家榜」。更多相關資訊,歡迎上網查詢,網址為www.roomtoread.org。

書中,John Wood 除了回溯在微軟扶搖直上的工作經歷,人生轉捩點的決定過程,以及他如何運用高科技產業的模式及效率,來運作慈善單位 「讀書屋」。這個轉變讓John Wood 獲選為亞洲《時代》雜誌2004年風雲人物並三次贏得《快速企業》「社會資本家」殊榮。「讀書屋」:www.roomtoread.org

序文
用幽默感走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有人問我,近來讀過哪本書最感動,對我影響最大?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就是這本伍德自傳。

感動的原因,是因為它太真實、太貼近。作者原本沒計畫要做「偉人」,也沒企圖把自己包裝成「偉人」。他像每個人一樣,一面在職場上力爭上游,一面不停地掙扎於內在的呼喚;但他與大家不同的,是他真的去做了。這過程中的每一幕場景,都是那麼的熟悉,熟悉到他就像是大家在職場上每天都遇到的「鄰家男孩」。甚至就是每個人自己。讀他的故事,就像在讀自己的故事,只不過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已。

正因為這種感動來自真實,所以才深具感染性的影響力。伍德細緻地描述他掙扎於內在呼喚的心路歷程,務實盤算轉換角色的每一個細節,他如何鼓足勇氣向提拔他的上司辭職,向他深愛著的同居女友告白,他如何從無到有地開創後來開枝散葉的公益事業……這每一情境,都會讓大家想一想,下次碰到這種狀況時,該如何做?可以怎麼做?

伍德描述的這種種過程,讀起來那麼的真實自然,就好像人生理當如此。但為什麼大多數人沒這麼做呢?為什麼大多數人在山區旅行時,碰到一位小學校長說「希望下次你能帶些書來給小朋友」時,會把自己的承諾拋諸九霄雲外呢?這答案當然茲事體大。

每個人都嚮往「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但多半缺乏意志和能力去實踐。大多數人活在捆綁糾纏的條條框框中,活在人云亦云的世俗價值中,活在貌似安逸的熟悉情景中,一次次地把內心呼喚埋入深處,帶著遺憾走完一生。伍德為什麼不一樣?我認為幽默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完全了解自己即將面對的所有困境和挑戰,他完全清楚別人會怎麼想,但他就是不在乎,因為他對人生的幽默感比多數人更多一些。

讀完這本書,並不會把你變成伍德,你也不一定會像他一樣到偏遠地區建小學。但若因此你更真切地傾聽內在的呼喚,更知道如何以行動回應它,那就受益無窮了。 (本文作者為《商業周刊》發行人)

媒體推薦
2005年11月29日在香港訪問John Wood,介紹Room to Read基金會在2002年為Tranh Tri地區兒童提供就學機會後,至少有120名學生得以繼續受教育,儘管與南亞地區文盲比例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但是,該基金會目的並非單純做個金主,而是希望和當地居民、政府一起努力建學校、圖書館等工作。例如:在印度,只提供種姓制度下賤民孩子的就學協助;在柬埔寨,如果孩子上學的問題是交通的話,則捐贈腳踏車。在尼泊爾則由基金會提供金錢購買材料,由當地居民出力、出地蓋學校與圖書館。--《國際前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6年1月23日,專訪於香港為Room to Read募款的John Wood,並進一步介紹該基金會獨特營運模式,讓所有捐款都能完全運用在孩子身上,以及未來發展計畫與目標。《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約翰的故事非常吸引人,這段奇特經歷敘述個人如何由微軟野心勃勃的明星,轉變成致力於全世界兒童文盲問題的工作者。三分之一的商業傳奇故事、三分之一的世界遊記、三分之一的人生際遇,卻是一本百分百的好書與好人。」--網景公司共同創辦人 馬克.安德生(Marc Andreessen)

「Room to Read基金會是我投資過的最佳長期投資標的之一。」--美國創投公司水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創辦人 唐.范倫汀(Don Valentine),該創投公司曾是雅虎、Google、Apple等公司的早期投資者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面臨一些關鍵時刻與抉擇,在這些關鍵時刻中,沒有人能替你決定,你要成為哪種人。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別老了才後悔自己錯失認識自己的機會,或是缺乏勇氣有所為。很慶幸,作者並非如此。尼泊爾的頓悟,以及個人的堅決意志,讓他以行動實踐承諾。我很榮幸能閱讀本書,並支持Room to Read的工作。」--傑佛瑞.墨爾(Jeffrey Moore),著有《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龍捲風暴》(Inside the Tornado)

星期四, 10月 05, 2006

書與人的神祕交集──經營善意開放的書店空間

【黃寶蓮】
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樣天才的事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但一句觸動心弦的句子卻可以牢記在心,這樣就發現自己讀書原來是為了獲得啟示、尋找智慧,以致許多精
彩但未必有深意的描述就輕易被忽略!這也是為什麼讀小說是後來才學會的事,因為不懂得消遣,這當然也影響著我與書店的內在關係。

相信有很多愛書店,經常上書店,渾身帶著書香與靈氣的讀書人。「逛書店」這般高尚的雅興,在鄉下放牛吃草撒野嬉戲的童年,蝴蝶、知了、烏鴉、蜻蜓、藍天、
飛鳥、水塘、溪流……,比一切象形假借形聲轉注會意的文字先進駐我的腦袋,在中學之前,我所認知的天地與文字的世界截然不同。

是以,到了鎮上讀國中,第一次去書店居然是一種偶然而不是一種習慣。那是一個特別的週末,母親央我陪她進城買菜,到了街市不巧下起小雨,市場吵雜紛亂,母
親要我在市場邊的書店裏等著她。三十幾年前,那大概是中壢鎮上最大的書店之一,但擺設非常單調,長條空間,中間平台上放些散文小說,那時沒有排行榜,也認
識不了幾個作家,吸引我注意的居然是一本本構圖、色調不同的封面設計,結果選了一本紫灰色,外加透明膠套的散文,作者也叫「紫薇」的《淡紫的秋》,那樣的
年紀所迷戀的夢幻色調,買書看樣,真的跟買衣服一樣,只圖色相。

這是我與書店的初戀,沒人教導我親近文學,也沒有一頭栽進書頁裏;偶爾買書,好像也是文藝少女偶發的浪漫情懷,聯考升學壓力太大,那些能遁匿在書店享受課
外讀物的肯定是得天獨厚,慧根早發。是以,日後與書店的關係,泰半是實際而自私的因素,比如將書店當成約會場所。

到了香港之後,發現那個穿著現代外衣的老城市,窩藏許多不肯與歲月妥協的舊書店,繼續在失去的年代裏纏綿思古;於是,每隔一段時日就揹起一個大布包,坐渡
輪,換地鐵,去到旺角那麼一個帶著「旺角卡門」、「廟街皇后」傳奇色彩的地方,爬著老舊晦暗的樓梯上閣樓書店去流覽;總也會遇見一些古典書生相忘江湖式的
奇特人物。

有家「青文書屋」,在灣仔電車道旁巷口的閣樓上,回字型裡邊一角有過期的聯合文學雜誌,也有非常純淨的《素葉文學》月刊,經常出現鄭樹森的大作,薄薄的頁
數就有了份量,偶爾堆在門口特價書裏也會找到「清溪道人」那樣神祕的武俠作者。

過去經常造訪那家書店,離港後多年,舊地重訪,櫃台後面還是端坐著那個方頭正臉的掌門人,只是下巴變厚,肩膀變寬,書店變窄變小,因為書越堆越厚,幾乎像
書災那樣向四面八方蔓延囤積,那個有文學雜誌的角落就再也走不進去了!

新近出現的「牛棚」,專賣大陸的簡體字版,新書進得快,賣得也快,趕場似的,去晚了就會錯過好書,買書終也被逼成趕流行服飾一般;到了這樣的時代,書店已
經不再是書店,書也不再是傳統的書,新的出版概念,新的經營模式,像Page One,像「書不起」的開放藝術圖書空間,「阿麥書店」精挑細選的書類、獨立樂團的
CD、很小很小的書店,卻有伯樂千里馬那樣的相知,還有小劇場、音樂會,老闆James的生意機謀,就是專心一意經營一個愛書人屬意的獨特空間。

在紐約生活的日子,住處街角就有家幾乎要倒塌的舊書店,風燭殘年的老店主,逢人便滔滔不絕述說生平,彷彿必須靠著訴說才能證明自己活過的一生,才能驅趕獨
自生活的百般寂寞,去那樣的書店,特別感覺時光緩緩,歲月悠悠,待久了都會忘了今夕何夕,身在何處。


十二街與百老匯街口的二手書店Strand,也是世界最大的二手書店,聲稱擁有十八公里的書目,新舊、珍本、絕版、兒童書……無所不包,在裏頭閒逛,完全是一種撈
寶的心情,經常是不小心走進去,卻是滿載而歸的意外歡喜。

二手書有時會有題字,偶爾也有注解;網路eBay上將二手貨美名曰:前人所愛,一切事物又因此而多了份情緣,那是二手書特有的溫馨,書的身世由此開展伸延。

一般的連鎖大書店反而不常去,橫著脖子看英文書名還真有點累,而且擺在顯眼地方的盡是暢銷書,未必合胃口,況且大書店對一個缺乏訓練的讀者,往往令人忘而
卻步,茫茫書海,不知從何下手之感,幸好那樣的書店都有專業店員,隨時指點迷津,如今電腦鍵盤上敲打幾個字母,一整列資料就呈現在眼前。

八十年代紐約的中文書店,最具代表性的兩家,分別是賣直排繁體的世界書局和橫排簡體的東方書局,都有井水不犯河水的小心。世界書局在中國城邊一棟古典而氣
派的灰石建築裡,兼賣民俗手工藝品,地下室有不少台灣出版的主要書目。

東方書店,一直有社會主義特色的服務效率還有舊中國的人情,整天放著嘹亮的中樂,裡邊從樂器到文房四寶、金石用具以致醫術神算和古今文學,品種豐富,老少
中青港台大陸讀者都具備,書店一角備有一個大桶,裝著熱騰騰的白開水,有茶杯供人隨時免費飲用,看書的人隨意坐地板或硬梆梆的窄板凳,冷天裡一頭鑽進那樣
一個與外邊現實格格不入的中國情調裡晃蕩一回,也會有恍然到另一個世界的奇妙感受。

在倫敦居住的時日,書店就在郡中心的十字路口邊,那裡有鐘樓、廣場、樹蔭下有貓狗行人,每天買菜經過,小小的書店玻璃窗檯裡經常蹲著一隻灰毛綠眼的波斯
貓,裡邊還有一扇長窗對著後院的蘋果樹,在那樣的小天地裡,書也香,人也好,隨便看看翻翻就已心曠神怡,去幾次就跟店員熟了,跟書本熟了,知道新的雜誌期
刊什麼時候到,知道哈金在哪裡,菲利普‧羅斯在哪裡,詹姆士‧奧力維在哪裡……,如果找不到書,店小姐總是盡心盡力在幾天內訂來你需要的貨。

這樣,到了自己因緣際會也經營起一家書店的時候,幾乎就是依照著自己期許的圖像去經營一個善意而開放的空間了;比如:窗影、綠葉以及諸多先前被人收藏且珍
愛的二手藝術書籍;每本書,以致每一個走進來的客人,似乎都是一段書與人預設的情緣。

又比如:要有美麗好看的圖畫在牆壁,要有詩歌朗誦,要有電影欣賞,要有新鮮的話題討論,要有茶,要有點心,要有音樂……要讓進來的人舒服自在,要讓讀書看書
成為家常……,於是,一個小小的空間就聚集了一切有關書店的可能夢想。

其實,大規模的書店早都已經像無所不有的百貨公司了,只是,百貨公司是一個純粹商業而欠缺人情的地方,是以,當有人進來抱了一堆書坐到沙發一角就沉浸在自
己世界的時候;當一個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進來尋找三十年代女伶畫片的時候;當一個朋友悄悄告訴另一個朋友:這家書店很好,他們會跟你說話的時候……,書與人
就有了某種神祕交集,彷如書是有情的,它們也在等待、尋覓一個知心人。

生在這樣的時代,做為一個現代讀者是多大的福氣啊!這麼多書,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大小書店,一家比一家精彩,無非是要討讀者歡喜,滿足愛書人貪婪而不知足的 閱讀欲望!